收藏 陈峰 风云玉雕 河南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,珠宝鉴定师,籽料 和田玉 碧玉

您好!欢迎访问风云玉雕陈峰工作室唯一官方网站!

河南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陈峰唯一官网

全国咨询热线:15036222385

陈峰

陈峰,河南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;珠宝鉴定师.从事和田玉籽料加工销售20余年,擅长花鸟虫鱼...

美女玉女对佳人——记河南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 汪哲

日期::2025-05-06   来源:镇平宝协   作者:文 / 王 林

4752

image

在“中国玉雕之乡”——河南镇平的四十万从业大军中,有省级以上玉石雕刻大师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千余名,但女性的玉雕大师偏少,设计制作玉仕女作品的美女玉雕大师更是廖若晨星,汪哲大师就是其中一位。她尤为擅长玉仕女作品的设计制作,构图简约,线条流畅,个性鲜明,工绝意美,深受业界和收藏者喜爱,被业界称之为“美女琢玉女,相映对佳人”。她的玉仕女作品先后荣获中国玉石“百花奖”、苏州“陆子冈杯”、南阳“华玉杯”玉雕精品展大奖。其中,碧玉《金陵十二钗》被南京博物馆收藏。

深山俊鸟自高飞

1986年,汪哲出生在河南省镇平县二龙乡四棵树这个偏辟的小山村,这里虽然山清水秀,风光宜人,是有名的氧吧!但却远离县城,经济落后,人烟稀少,且无玉雕产业,但在冥冥之中汪哲与玉雕结下了不解之缘,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缘份。

image

俗话说:“深山俊鸟”,这一点在汪哲身上得到了佐证,她天生丽质,人见人爱,不到5岁便长得落落大方。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”,汪哲的父母外出到邻近的石佛寺镇做玉雕加工,用现在的话说她是留守儿童,她只好在老家跟爷爷奶奶度日。她自幼很懂事,主动帮爷爷奶奶洗洗补补,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,深受乡邻的夸赞。汪哲小学毕业后,就不得不离开老家,告别她朝夕相处的爷爷奶奶,去父母做玉雕的石佛寺镇上初中,因为山里边只有小学没有初中。汪哲的父母虽是个普普通通的玉器加工人员,但她却比常人多了接触玉器的机会,她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到玉器车床前,摆弄下这儿,捣鼓下那儿。看到地上的玉料,或半成品作品,就沾点水,学习如何相玉。汪哲的父母看女儿如何酷爱玉,就时不时的给女儿指点一二,她就是在这种充满玉雕氛围的环境中逐渐长大。说到底,汪哲的父母亲才是她学习玉雕的启蒙老师。

就在汪哲15岁那年,她独立的设计制作的一件阿富汗白玉的《老寿星》。虽然玉料是低档次的,设计和做工也是幼稚和粗糙的,但仍受到了父母的赞许,这其中当然有她父母对她的鼓励成分。一天,汪哲家里来了一位外地的买玉人,他在众多的玉器中一眼便相中了汪哲设计制作的阿富汗白玉《老寿星》。就这样汪哲人生设计制作的第一件作品卖了8元钱,这让她着实兴奋了一阵子,从此,汪哲便立志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玉雕大师。

image

碧玉《仕女》

       志存高远寻路径

2002年,汪哲初中毕业后,就师从曾凡晓开始玉雕人物的制作。

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”。汪哲颇有慧眼,凡事要举一反三,弄个明白,这是做玉人的大前提,随着时间的推移,她深感从师傅那里学的传统雕刻技艺,与她的追求和理想有点距离。在这种情况下她不得不远离家乡,选择到福建学习寿山石的雕刻技艺,企盼把寿山石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技术学到手,日后返回故里大干一番。

2005年,三年学业期满的她,怀着踌躇满志,回到了故里。这次,她选择本地的独山玉做人物,还带了几名徒弟。

“行家一出手,便知有没有”。期望是美好的,现实却是残酷的,汪哲学到的寿山石设计理念和雕刻技术,与独山玉人物的设计制作有个融合的问题。她设计制作的独山玉人物,无人问津,这次她十分苦恼,同时也让她清醒了许多。

人生本就是一场苦旅,走过的轨迹也不尽相同。有的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,选择了退却,从此一蹶不振;有的人则正好相反,愈挫愈勇,砥砺前行,最后取得了成功,汪哲显然是后者,也是强者。

发现了问题所在后,汪哲立即采取了措施,解决“短板”问题。2006年,汪哲考入了“河南省玉雕高层人才培训班”,她的绘画技艺和雕刻技艺日渐完美。对此,汪哲仍不满足,她又赴北京东方晓鸣公司学习翡翠人物和饰品件的设计制作,其目标是学习京城的雕刻技艺,以丰富自己。

2016年,汪哲再次赴北京,在北京万美动力公司学习动漫设计。

诸多玉种的文化熏陶,多种门派和玉种雕刻技艺的锻炼,让汪哲“十八般武艺”在身,这为她日后的玉仕女作品创新之路夯实了根底。

       传承创新显个性

2008年,汪哲主导成立了“南阳市石中味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”,其寓意为“石中有味”,开启了仕女玉雕作品的创作之路。

注重构图出意境。一件上佳的玉仕女作品,其造型十分关键。因为,玉仕女作品同属于造型艺术,主要功能是通过其造型来传递作者的审美情趣和造诣水平。在中国玉雕界,历来有“远观有型,近看有工,察之有神,品之有味”之说,由此可见,一件玉仕女作品的“形”是多么重要。如果,一件玉仕女作品的“形”不佳,就不可能引起观者的驻足观看,就更不可能细观其上,或上手细瞧,更不可能有后来的“察之有神,品之有味”了。

对此,汪哲大师深有体会,她始终把一件玉仕女作品的“形”的构造放在首位,按照平衡、对比、重复、对位等,来排列各种元素,选择各种比例,以增强其视觉效果。第一,“核心”的原则,主要通过玉仕女的姿态、服饰、头发饰、首饰,以及其它元素的位置来实现。第二,“对比”的原则,主要通过对比明暗、颜色、形状等元素来实现。例如,一件玉仕女形象以柔和曲线与背景的直线,就可以体现出强烈的对比,使女性的形象更加突出。第三,“重复”的原则。主要通过某种图案、纹理等元素的重复使用,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一致性。第四,“对位”的原则,将作品的形象放在画面中心的位置,使观看的目光聚集在其形象上,以增强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。

在构造一件玉仕女作品的造型中,汪哲常采用黄金分割法、九宫格构图、对角线构图、以及前景与背景结合等技法,不仅拓展了创作领域,助推了一批优秀作品的先后问世,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审美体验,同时,也为收藏者提供了更多的藏品选择。2017年,汪哲用上乘白玉设计制作的《金陵十二钗》,正是运用这种构图理念的佳作。

image

白玉《金陵十二钗》

琢好服饰增观瞻。在汪哲的玉仕女作品中,有不同玉种、不同历史时期、不同风格的玉仕女,这就要求她充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仕女服饰、头簪、头饰的差异。诸如,商代仕女服饰的“上衣下裳,交领右衽”,汉代仕女服饰的“上下襦裙,常配腰带”,唐代仕女服饰的“襦裙、衫裙、半臂”,宋代仕女服饰的“褙子流行”,元代仕女服饰的“长袍、罟罢冠”,明代仕女服饰的“上衣袄,下衣裙”,清代仕女服饰的“旗袍、外罩坎肩,脚穿花盆底鞋”,这些不同时期仕女的服饰,汪哲都认真研究,反复绘画,烂熟于心,在仕女作品中决不能“张冠李戴”,在此基础上,汪哲还十分注重对不同历史时期仕女头髻和头饰的研究,例如汉代仕女的惊鹄髻,唐代仕女的梳髻等。汪哲设计制作的一件玉仕女作品青玉《唐韵》,三位不同形体的仕女,体态丰腉,飘扬开放的服饰和披帛,清朱钗盘于头顶的发髻,充分体现了“盛唐气象”。

汪哲设计制作的另一件白玉《六朝美女》,她以日晷为轴,以时光为线,以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,塑造六位不同历史时期,不同服饰和头髻,不同身份的玉仕女的鲜活形象,成功诠释了她对这六个时期仕女服饰和头髻的深度考究。那悠悠的汉代古韵、颇具侠气的魏晋风情、奢华的大唐风姿、端庄的清代容貌、温婉的民国风情和简约时尚的当代潮流,让人流连忘返,爱不释手。

image

白玉《六朝美女》

标新立异展新颖。汪哲在注重传统玉仕女作品的同时,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提升,积极探索一些具有更多简约时尚元素的玉仕女作品,蹚出一条具有个性的玉仕女作品的新路子。一是积极探索数字构图方法的应用和实验性向图方法的尝试,充分利用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应用。二是融合西方人体油画中的元素,来增加玉仕女作品的观瞻性。三是充分利用孤线来增添作品的形体之美。四是用当代审美观念融入作品,以增加玉仕女作品的创新和深度。她将现代的服饰与风格融入作品,诸如将现代女性的服饰、发型、妆容来传递她的审美情趣,使在仕女的形象更贴近当代,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,她通过雕刻技艺来强化玉仕女的面部表情、体态和姿势,以传达更多的情感和内心世界,难怪有人说她笔下的玉仕女与她的形象很相似。同时,她还将一些社会反映的现代审美融入作品。例如,她设计制作的《仙女》,会以更当代的方式呈现、穿着时尚的服装,修着当代的头髻,佩戴着现在流行的首饰,还带着当代女性的特质和情感,这种当代的诠释不仅为传统元素赋予了新的生命,还使玉仕女作品更具有时尚感和亲和力。

image

青玉《仙女》

      金秋硕果好时节

一个玉雕大师,从购买玉石原料,到“读玉”,到设计,再到精心琢玉,其最终目的,是推出一件上佳的玉雕精品,以得到业界和社会认可。为此,汪哲从步入玉雕行业的第一天起,就立下志愿,踏踏实实做事,清清白白做人,决不应付马虎。她做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用心血凝成的,不论玉质好坏,体量大小,都是如此。一年,两年,三年,经过若干年的磨砺,汪哲玉仕女的设计制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,在“玉乡”已成为玉仕女设计制作的领军人物,其作品体之佳,工艺之精,寓意之好,心态刻划之准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,受到了业界及收藏界的观赏和赞誉,她的艺术之旅步入了金秋硕果的好时节,找她买玉仕女的人越来越多,找她定制玉仕女作品的也愈来愈多,这在当下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,犹如一花独放。她的玉仕女作品先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“百花奖”,中国玉雕“天工奖”,南阳“华玉杯”,中国“百鹤杯”大奖。其中,碧玉《金陵十二钗》被南京博物馆收藏。

image

汪哲在南京博物馆与碧玉《金陵十二钗》合影

艺术点评:此作品以“卷轴画”的风格设计制作而成,由黛玉埋香、宝钗扑蝶、元春省亲、探春作诗、湘云醉卧、妙玉悟禅、迎春穿花、惜春描园、熙凤弄权、巧姐戏禽、李纨课子、可卿引悟组成。在整件(套)作品中,人物线条简劲圆浑流畅,质感细腻,色相庄重饱满,形态各异,诸如林黛玉的倾国倾城、薛宝钗的举止娴雅、妙玉的气韵如兰、王熙凤的柳叶梢眉、秦可卿的袅娜纤巧……一个个柔刚娇媚,智痴喜乐,顾盼生姿,绝代风华。她们通过曹雪芹的笔翩翩而来,模糊又清晰,熟悉而陌生,生命的密码早已揭示,留下永恒的华丽与哀愁。她们,又经过汪哲大师的手,让一个个纸上的佳丽变成一个个鲜活的美人。

红楼梦本就是一场梦,而汪哲的碧玉《金陵十二钗》却是一件当代精美的玉仕女作品。当红楼金钗的昔日容颜与当代玉文化的内涵相契合,我们不仅能穿时空看到金陵十二钗的喜怒哀乐和恩爱情仇,更能领略当代玉仕女作品的无穷魅力和感官上的愉悦。

image

汪哲感言:真情付出终有报

我从事玉仕女作品设计制作22年了,在实践中不断探索、实践,经历了人生的坎坷苦旅,付出了不少汗水和泪水,最终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,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到:要有真情的付出,才有最终的回报。要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提升。诸如,要对不同历史时期女姓的服饰、头髻、头饰和饰品要有深度的研究,才能在设计中信手拈来,不闹出笑话。同时,要对玉仕女作品不断的改进,如对仙子的设计要增加一些现代元素,使之更能吸引人的眼球。要注重玉仕女造型的设计,必须按照核心、平衡、对比、重复、对位的原则,对各种元素进行排列,比例选择,并要采用黄金分割法,九宫格构图,对角线构图,以及前景与背景结合的方法,随着智能设计、智能加工的逐步应用,还要探索数字构图方法的应用和实验性构图方法的尝试,精工细琢,才能不断推陈出新,佳作迭出。